2009年2月1日星期日
大商主义 I –当土枪对上洋炮时
方才11月4日公布的70亿元措施配套,就有这么一项政府允许霸级市场(Hypermarket)延长营业时间,周末可营业至凌晨1时,而周日则可营业至晚上11时,以作为所谓的“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情绪”。之后,随着油价的多番调低,副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和贸消部长拿督沙里尔,频频呼吁国内各霸市主动降低物价,进行热哄哄的「全国霸级市场削价运动」。国阵政府似乎把霸市当作减轻人民负担的关键,或是扮演着『削价先锋』的角色。
登陆作战 - 建立桥头堡
话说回头,上世纪的90年代,我国消费者首次接触由荷兰的 Makro外资财团带入了霸级市场。这家占地庞大,初期是以会员制的形式,让特定的顾客群购物的霸市,一个全新的概念和新颖的购物模式,带给消费者新鲜的购物经验。后来,霸市慢慢地一个个相续登陆大马消费市场 – Carrefour、Giant、TESCO等。
近年来,消费者和商家都好奇的议论纷纷,揣摩着霸市在未来将带给本地市场什么样的冲击。几年前,本地商界更有类似的笑话:
“欧洲的C********、M****霸市财团呢,用的是欧元散弹枪,眼看一颗子弹射出,忽然间散出4颗子弹来,吓都吓死人!”
“那现在来了个英国的T****霸市财团呢?”
“更恐怖!英镑散弹枪,一颗子弹变7颗子弹,不死也重伤。”
“嗨…那无怪乎,本地大小超市财团,不死也内伤。”
战略点穴 - 夺取主要城市据点
原本于2003年,我国曾对新霸级市场的设立采取暂时性的限制措施,但前贸消部长沙菲益在任时,就松绑霸市开设条件。自此,第二波霸市在我国大城小镇之间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目前全马至少有百多间霸市(但其实公司确只有数家)。而这些面积庞大加上商品种类多样化的超市,逐渐赢得我国大城小镇消费者的欢心,也逐渐影响了他们的购物方式和观念。
霸市为一站式购物,产品多样化,因此方便、省时及省汽油。普遍上,人们存有霸市商品便宜的迷思,背后霸市的行销策略基本上都是以几种货品降价促销,希望能小鱼钓大鱼,刺激消费者顺便多买一些量,又或者是顺便买其他的,而那其他的就可能是价钱高的,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同时也通过这些降价促销活动,进而刺激消费人流以带动其产业收租业务。
其实,本地传统杂货店在外资霸市进驻我国前,已经随着90年代大马经济的日益蓬勃和发展的趋势下,开始转型为迷你市场,除了同样地以乡里之间的亲切感来经营外,也把过往狭小、昏暗、凌乱的形象提升起来到比较舒适的格局。可是,在面对霸市财团在夹着庞大资金和专业管理的强势,加上本地后台(如Sime Darby、EPF等)协助下的种种投资便利(其中包括土地、政策、基建等便利),还有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汽车一族以及双薪家庭等)以及购物观念的改变,目前能够突围而出的本地零售商,实在不多见。
深入腹地 第2、第3波 - 全力扫荡全国城镇据点
最近贸消部长沙里尔就表示,霸市在我国林立,已达到令人担忧地步,往后政府将进一步监督和更严格地批准新霸市的设立。这边,大马杂货商联合会总会长连兴泉激动地反驳,当该杂货商会向贸消部长沙里尔抗议外国霸市在马越开越多时,贸消部长还笑笑说,“还有90家还没开呢”,且还在2007年向国际霸市财团2巨头 - 美国的沃尔玛 Wal-mart和德国的麦德龙Metro Group招商。本地的某超市董事经理翁清玉更在报章访问时表示,根据他的了解外国霸市财团手上还有百多张执照,他还说,“地点都还没设立,就已拿到执照,我也不知是怎么拿到的”。
其实,按照贸消部「霸级市场开业指南」规定,每35万人口才能设立一家霸市,地点更需远離住宅區或市中心至少3.5公里。然而,就只有40万人口的大山脚,却有7家霸市。这不禁让人质疑,我国许多霸市的设立是否违反了此方面规定? 对此,身为业者的翁清玉就向报章透露,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规定是贸消部制定的,但却由地方市议会发放营业执照,即使贸消部不批准,霸市公司也可能找市议会“疏通”。
建立战略供给线 - 全面控制
问题不止于本地零售商的生存空间,供应商也同样面对霸市财团欺压。最近,大马中小型工业公会总秘书李得民在一次访问更是一针见血的点出 – “霸级市场不是赚消费者的钱,而是赚供应商的钱”。霸市常常以促销(即希望货物进来后能尽快卖掉)为立场/借口,不断推出林林总总名目的促销费 - 陈列室费用、储藏费、柜台费等,使平均比成本多出15%,压得供应商喘不过气。。
另一方面,正当霸市对供应商提高促销费的同时,霸市也不断地培育自家品牌或商店品牌(Private Label or Store Brand)商品的发展。根据尼尔森公司最新出炉的调查显示,生活费用日益上涨正助长了大马自家品牌或商店品牌产品的发展。与一些的知名品牌产品比较,自家品牌产品的增长更为强劲,截至今年9月,大马自家品牌市场的价值高达2亿4000万令吉,比去年同一时期增长超过30%。
由于霸市采购买办力太强,一方面高昂的促销费不断地欺压自创品牌,而另一方面,承包霸市的自家品牌商品又跌入另一个死胡同里。因此本地商界就有一些活生生的例子,由于某家霸市拒绝采购某种货品,导致该依赖霸市的供应商生意倒闭了,所以供应商根本没有谈判条件和议价的能力。对于这点,知名品牌供应厂商也在密切关注。
变身再出击 - 扫荡残余势力
根据法律规定,外国霸市财团现今只能经营霸级市场和超级市场此2大型市场,但不得进行零售业。但据了解,霸市开设迷你市场的法案,已在国会中静候通过。对此,大马杂货商联合会、马来商会、印度工商会及大马中华工商联合会已经共同提呈备忘录给贸消部长拿督沙里尔。
由于政府于今年起,在巴生谷一带停发霸市经营执照,霸市即迅速转移经营战地,将其庞大资金投入开设迷你市场(便利店)。其中,「家乐福Express」就积极在雪隆各住宅区抢滩。其营业时间从早上7时至凌晨1时,售卖货品以家庭烹调及日常用品为主。由于目前我国法律不允许外国人开设这类商店,于是家乐福以特许经营权(franchise)方式,让其品牌进军迷你市场。借此,就可不受贸消部相关法律的管辖,而是在企业发展与合作社部的法律之一。
此举将给予本地零售业者(不止是杂货店及迷你市场而已)灭顶的致命一击。而一旦外国霸市财团垄断本地零售市场后,肯定就地起价甚至于漫天开价都行,试问国内贸消部将来有何对策,并如何监督这些寡头霸市财团的垄断本地消费市场呢?
结合力量 - 绝地可否反攻?
这边厢,国阵政府不断地鼓励企业家精神,鼓励年轻人多创业,一边又表扬中小型企业为我国制造不少的就业机会……云云的;但另一边厢,国阵政府却不断地给予霸市更大的投资空间(其中包括土地、政策、基建等投资便利),进而压缩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
若以“马后炮”的说法,我本身非常赞成大马杂货商联合会总会长连兴泉的意见:「为了保护本地商家,新加坡政府是不允许外国人开霸市的」。但是想到万一政府需要对那手上拥有百多张执照的外资霸市财团做出赔偿,难道见过PLUS大道和独立发电厂一大笔“包你赚钱”的赔偿还不怕吗?
行笔至此,本地企业也不应采取“义和团”式的排外或者是反大资本的态度,本地企业更不应害怕竞争。但是作为政府的,应当与人民站在一起,监督与约束任何垄断/寡头的经济行为以确保国内拥有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而非如巫统般参与垄断/寡头的本地经济机制。在此,相信民联州/地方政府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有限的州/地方政府行政资源,以管理霸市其掠夺性的扩张:
硬体
• 民联州/地方政府应当给予中小型企业更好以及更稳定的投资空间,不随意搬迁人流密集的公共设施如巴士车站、菜市场、政府办公楼等,增设停车位,加强公共卫生。
• 民联州/地方政府应当给予优化各地方的商业环境,规划地方商业区比如美化市容、Highstreet、主题商业区、地方文化区、特色夜市场等。而非一昧地奉承霸市财团,给予投资多项便利,忽略地方企业。
软体
• 欧洲模式 – 民联州/地方政府可以研究,通过地方政府规条来限制霸市的营业时间,不应当延长营业时间,而是其缩短营业时间。
• 民联州/地方政府应当推行社区授权(Empowerment),通过社区/地方性组织多主办各种特色活动,如文化、宗教、庙会、音乐、体育、环保等活动,进而结合地方性的商业活动。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1 条评论:
看到了你在当今大马的义正言辞。
我是求真
刚刚写完了一篇:弃绝本末倒置的政治论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