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9日星期五

挣钱时私有化,风浪时国有化的独立发电厂 IPP



熙熙攘攘了这么多年,老马时代的第一代IPP电供合同(Power Purhase Agreement)将要功德圆满了。当年,那一套借用国能收银柜台当门面并“稳赚无赔”的第一代独立发电厂,期间单单就造就了好几个“一个大马”超级富豪 - 阿南达、赛莫达和杨忠礼家族。

而今在这第一代IPP电供合同就将于2017年届满,加上G13全国大选将即的敏感时期,公子首相纳吉用他的私己扑满 – 1MDB投资机构,掏出RM 85亿来收购阿南达持有的丹绒能源控股(Tanjong Energy Holding)私人有限公。这家丹绒能源控股在国内外共持有8座发电厂,总发电产能3951兆瓦,分别坐落在孟加拉、埃及、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各地。


1MDB投资机构这回出手收购电能资产的投资举措是非常耐人寻味的,除了明显不过的挣钱时私有,风浪时回归国有的嫌疑之外,依稀之间更有老马先生宫廷魅影在背后徘徊晃动。而今,公子首相纳吉的1MDB投资机构出手收购电能资产,无助的小选民们希望不是为了“One Mahathir Development”的事情,而是为了“One Malaysia Development”的福址。

各位不妨想想,在两线制政局的竞争和监督下,执政方谁还敢签出会类似老马送钱入你口袋的第一代IPP电供合同(Power Purhase Agreement)呢?因此,扣除了商业营运风险,再加上一间运作了近20年的第一代独立发电厂,扣除科技退伍、资产折旧、机件老化等因素,独立发电厂估值还会剩下多少呢?加上打包一起的海外电能资产,有否值得 RM 85亿吗?

先前,国家能源(TNB)已经作了这么一个非常坏的榜样,一遇上独立发电厂,就由“能变不能”。再有个更糟糕的轻(无)资产航空公司样板 马航(MAS),除了看到管理层进进出出之外,就是满江红的数字,其实大家早已忘了的那家当年幕后为了卸载马航资产(Widespread Asset Unbundling (WAU) restructuring而成立的“大马飞行公司”(Penerbangan Malaysia Berhad ,可惜纳税人从来无从知道我们背后到底为马航买了多少单呢?无怪乎,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前官企国民投资机构PNB大将)会抨击巫统-国阵政权,时时只记得“私营化盈利,国有化/社会化亏损”,公子首相您拿得出改革的Guts吗?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