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日星期五

大马公子哥儿政治 - 空泛迟疑的改革



最近几年来都在精英权贵心理和M型社会贫富两极化做了不少的思考,时而甚至怀疑自己跌入了"仇富"心态的漩涡,后来发觉并不是这样的。

想想大马转眼间已独立了50年,除了九个州的东姑派皇族之外,不少巫统权贵以及政府高官经已到了第2 或第3 代了,加上国阵成员党接班世代以及华印名流富商后继等,依东方人保守的"家天下"心理发展,单纯的'量'化就足以让这些后代子孙,形成一个庞大的"巫统 - 国阵精英权贵集团"。虽然,内里的利益纠葛不断且纵横交错,更有指标性的80年代的老马 vs东姑拉沙里,90年代的老马代表的新经济权贵对决安华代表的新经济新贵,之间都可以轻易找到政治权贵、政府高官和企业精英们的身影,其中又以"公子哥儿"(或者"太子党)的身影愈来愈显著。


而大马"公子哥儿"当中,当然不可不提我们的天字第一号首相纳吉。含着金汤匙出世的首相纳吉公子,在1975年的25岁那年,临危授命,传承乃父敦拉萨遗志,由起跑点开始一路就官运亨通。名片印着敦拉萨之子加上安哥安娣的照顾下,其政治路上也算是无大风大浪,甚至从来没有通过巫统党内竞选考验就一路由巫青团扶摇直上到今天的巫统主席大位。相信纳吉多年来最难解的也不过是于1985年巫统A - B队世纪对决时,到底要站在 Uncle 拉沙里那里,还是Uncle老马那里,两位都是乃父非常器重的爱将。

不忙于"站位",积极"摆桩布脚"加上"大宅门"式的政治幕后运作,让纳吉一步一步接近国家 - 巫统的权力中心。期间,若你稍微注意一下,好像并没有提出任何新的理念或是做出什么特出的政绩?看来看去,主要都是环绕在"摆桩布脚"的戏码,由教育部长时期的私立学院执照泛滥超发,到后来的国防部长搞出潜水艇买办和全国到处分肥肉的国民服役计划,请问这些可以算是政绩可吗?治国远见和魄力在那里呢?

看回最近表兄弟首相纳吉和内政部长希山幕丁俩人联合执导的"KL 七 月围城",不难看出这些公子哥儿们的政治判断和领导能力是多么的薄弱。难道施政治国就是靠几个公关顾问指点指点,喊喊不汤不水的"一个大马"口号,国家就能够走向正轨吗?还是靠抱着Guitar 的司机部长定期表演和发布几份 ETP 研究报告,国家所有问题和挑战就能够顺利解决吗?

"马来短剑"希山幕丁、"酒肉英雄"林熙隆、"四眼书生"林时彬、"保时捷"幕克里、前"驸马爷"凯里、"农场太子"蔡智勇……他们是否积极地搞为民的政绩,又还是努力经营着他们全国各地"摆桩布脚"的业务呢?套用左派素语,他们这些作为"既得利益者",绝对不会是有勇气、有魄力去打破既有系统的改革者。即使是形势所逼,也许这些"公子哥儿"只会是"不伦不类"的思想空洞 + 行动迟疑的改革者。聪明的大马人民,你们可看清楚了吗?

没有评论: